台灣人眼中的北京行:穿越古今的文化碰撞之旅

2024/12/18   /   尹遵

[記者尹遵/綜合報導]12月13日北京之行,在工黨主席晏揚清主席的帶領下,台灣黃埔校友會一行受到了北京黃埔校友會的熱情接待,會長覃珊與秘書長親自出面交流,雙方在文化、情感與未來合作上有了深刻的對話。這趟旅程,讓我從台灣人的視角體驗到北京這座城市的歷史深度與現代風采,感受到兩岸文化共同的根基與發展的潛力。



天安門廣場與故宮:見證歷史與文化傳承

站在天安門廣場,眼前的開闊與莊嚴令人震撼,這裡彷彿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象徵。走進故宮,踏著歷史的足跡,宏偉的建築群與細緻的藝術雕刻,讓我看到古代文化的巔峰,也體會到台灣與北京在文化傳承上的緊密聯繫。



台灣會館與前門大街:兩岸情感的紐帶

參觀台灣會館,這片記錄著兩岸歷史的空間,讓我感受到台灣與大陸深厚的文化淵源。走在前門大街,老北京風情與現代商業氛圍並存,彷彿與台灣的迪化街或台北城區相互呼應,展現了“新舊交融”的都市魅力。



居庸關長城:登高遠眺的歷史象徵

攀登居庸關長城,腳下的磚石與身後的壯麗山脈令人震撼。長城,對台灣人而言是共同的文化象徵,站在這段古老的防線上,深刻感受到兩岸在文化認同上的交集與共鳴。



黃埔校友會交流:情誼與未來合作

北京黃埔校友會會長覃珊熱情接待了我們一行,雙方在交流中回顧了黃埔精神的歷史傳承,並分享了兩岸校友會的發展近況。這場座談會不僅深化了彼此情誼,更展望未來在文化、教育及社會公益等領域攜手合作的可能性。





頤和園:詩意山水中的美學共鳴

頤和園的湖光山色與古典建築,讓我聯想到台北士林官邸的園林美學。漫步其中,這份詩意與靜謐讓人深刻感受到中華園林文化的共通之美,令人流連忘返。



首鋼園區與冬奧場館:創新發展的典範

首鋼園區將工業遺址轉型為創新發展基地,與冬奧場館的現代化設計相得益彰,給人一種舊與新的對話感。這樣的城市創新理念,對台灣的老城區再利用有著重要的借鑑價值。



天壇與奧林匹克景觀大道:傳統與現代並存

天壇公園以其莊嚴古樸的建築,展現出北京對傳統文化的珍視;奧林匹克景觀大道則充滿現代活力,完美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交融。這樣的城市風貌,讓人看到一個包容且充滿生機的北京。



北京副中心:智慧城市的未來風貌

北京副中心的現代化建設與綠色發展理念令人印象深刻,從規劃設計到科技應用,都展現出未來城市的發展藍圖。這對台灣的城市治理與智慧建設有著極大的啟發性。



這趟北京行,不僅讓我深刻體會到這座城市穿越古今的文化碰撞,也在黃埔校友會的交流中感受到兩岸血脈相連的情誼。無論是壯麗的歷史古蹟,還是充滿活力的現代都市風貌,北京都值得更多台灣人親自踏訪,去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厚度與現代創新力,開啟一段屬於自己的探索之旅。




影音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