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2/04 / 黃婉柔
【記者 黃婉柔/內埔報導】內埔鄉是屏東縣人口最多的鄉鎮,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據點。近年來,在鄉長鍾慶鎮的帶領下,內埔鄉在經濟發展、文化推廣、基礎建設等方面都有顯著成長。無論是大型年節活動、農業品牌打造,還是教育與社福推動,他始終以「親民、認真、負責」的態度服務鄉親,讓內埔朝向更宜居、富足的未來邁進。
親民作風,讓民意直達公所
「鄉政的核心,就是要傾聽人民的聲音,做出對大家最有利的決策。」這是鍾慶鎮一直以來的施政理念。他不僅定期舉辦「行動鄉長辦公室」,深入各村里與民眾面對面座談,傾聽鄉親需求,也積極參與內埔大小活動,與民眾零距離交流。
例如在2024年舉辦的「內埔客庄風情嘉年華」,鍾鄉長不僅親自到場與民眾同樂,還穿上傳統客家服飾,體驗手作擂茶,展現對客家文化的重視。此外,每年的「內埔年街夜市」也是他親自參與的重要活動,不僅與攤商聊天,還與民眾一起體驗傳統小吃,讓大家感受到他的親和力與熱忱。
產業與建設並進,讓內埔更宜居
內埔鄉以農業聞名,鍾慶鎮為了提升農產品價值,推動「內埔農產品牌計畫」,協助農民設計品牌標誌、包裝,並透過電商與直播銷售,成功將內埔米、蓮霧等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台。他還積極與食品業者合作,開發內埔特色伴手禮,讓農產不只是生鮮產品,更能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的商品。
在基礎建設方面,他爭取縣府及中央經費,進行道路改善、社區排水系統升級、公園與運動場改造。例如,2024年完成的「內埔親子共融公園」,不僅提供安全的遊樂設施,還設有長者體適能區,成為全家共遊的好去處。此外,內埔鄉知名連鎖店「星巴克」近期展新店,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,也吸引年輕人和遊客前來消費,為內埔帶來更多活力。
東勢村創生計畫,活化鄉村新契機
內埔鄉的東勢村擁有豐富的農業與人文資源,為了讓這個傳統農村重新煥發生機,鍾慶鎮積極推動「東勢村創生計畫」。該計畫透過農村再生、青農培育與特色產業發展,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創業。
其中,「東勢友善農業園區」便是計畫的一大成果,許多青年農民透過公所的輔導,轉型為有機農業經營者,並透過觀光體驗活動,將內埔的農業文化推廣至全國。此外,村內的老屋活化計畫,也吸引了文創業者進駐,開設咖啡館與手作工坊,讓東勢村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新興旅遊景點。
文化教育並重,讓內埔更有深度
身為客家鄉鎮的領導者,鍾慶鎮深知文化傳承的重要性。除了推動「內埔客家文化節」,他也支持學校開辦客語教學,並舉辦「內埔兒童客語歌謠大賽」,鼓勵年輕世代學習客家語言與文化。
此外,他也相當重視教育發展,推動「內埔希望工程」,為鄉內弱勢學生提供獎助學金,並改善校園設施。2024年,他促成內埔國中圖書館翻新計畫,讓孩子們擁有更舒適的閱讀環境。他相信:「教育是孩子們翻轉未來的關鍵,政府一定要給他們最好的資源。」
大型活動帶動觀光,提升地方經濟
除了日常施政,鍾慶鎮也積極舉辦各類大型活動,吸引外地遊客來內埔旅遊消費,帶動地方經濟。例如,每年元宵節的「內埔火龍祈福祭典」,結合傳統客家祈福儀式與精彩的舞龍表演,吸引上萬遊客參與。
2024年的「內埔稻田音樂節」更是廣受好評,邀請知名樂團與在地表演者同台演出,讓遊客在金黃稻田間享受音樂饗宴。此外,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內埔,他推動「內埔慢遊計畫」,規劃客庄文化步道與單車路線,並推出深度旅遊導覽,讓遊客能夠用不同的角度體驗內埔的美。
守護內埔的未來,邁向更美好的明天
內埔近年面臨農業轉型、青年外流等挑戰,但鍾慶鎮從不退縮。他積極推動「智慧農業計畫」,引進自動化設備與精準農業技術,幫助農民提升產量與效率。他也與企業合作,推動「青年返鄉創業補助」,讓年輕人願意回到內埔發展,為家鄉注入新活力。
「內埔是我們共同的家,讓它變得更好,是我最大的責任。」鍾慶鎮表示。他的親民作風、務實施政與長遠規劃,讓內埔在傳統與創新中取得平衡,也讓這座鄉鎮展現嶄新的生命力。
在他的帶領下,內埔不僅成為一個宜居、富足的地方,更是一座充滿文化底蘊與發展潛力的魅力城鎮。未來,鍾慶鎮將繼續與鄉親攜手,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內埔!